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王韶卿
(资料图)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北京时间5月6日2时19分将迎来立夏节气。立夏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又叫作“春尽日”,被视为夏天的开始。
在古时,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民间还有立夏“秤人”的习俗,一边秤,一边讲着吉祥话,祈祷一年四季平平安安、无病无灾。立夏为什么要“秤人”?立夏和秤又有什么关系呢?
立夏“秤人”与蜀主阿斗有关
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而在立夏众多的习俗中,最重要还是“秤人”。
清代《清嘉录》“秤人”条称:“立夏日,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立夏“秤人”习俗,其实起源于洛阳,与蜀主阿斗有关。相传蜀汉灭亡后,阿斗沦为亡国之君,被安置在魏国都城洛阳居住。
司马昭为服众,封阿斗为安乐公。阿斗受封当日,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群随阿斗来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称了称体重,并夸口不会亏待阿斗,要让其生活优裕,增加体重,并且宣布以后每年的立夏日都要给阿斗称一次体重,并布告其体重于天下,供世人监督。
后来此事传开,民间效仿,就形成了立夏“秤人”的习俗,祈求体重不减,平安健康度过夏天。
直到今天,河洛地区依旧保有立夏称体重的习俗。
制秤人一生只做良心秤
木杆秤自汉朝发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行商坐贾的必备之物。由于木杆秤称重灵活、便于携带,价格又不贵,也成了寻常百姓家中的常备之物。董村木杆秤技艺始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近400百年历史,是全国著名的衡器之乡。
据董村木杆秤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景贤介绍,木杆秤是人类发明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是中国传统度量衡的三大件之一,曾在商品流通中担当重要角色。
“木杆秤看起来简单,做起来还真不容易。”陈景贤介绍说,木杆秤制作包括有选料、刨光、打磨、划线、找眼、包镶秤头、跑分母、上星、磨星、打蜡等几十道工序,单是制秤工具就有好多种。
木杆秤对用料的要求极为苛刻,纹路细腻、不易开裂、木质坚硬的洋槐、国槐、紫檀或者花梨木都是上等的材料。“木杆秤制作工艺精细复杂,大都依靠手工完成,不仅考验着制秤匠人的制作水平,更是对耐心、细心和良心的考验,各项工序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马虎。”陈景贤说。
木杆秤是公平和诚信的象征
制秤匠人千百年的坚守与传承,让小小的一杆秤,凝结了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信仰。
陈景贤出生在制秤世家,从小就在爷爷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制作木杆秤,不仅学到了技艺,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陈景贤告诉记者,秤是公平和诚信的象征,做秤容不得半点马虎,做人也同样如此。
“制秤匠人手中的木杆秤上,镌刻的不仅是称量的刻度,还是公平的理念与诚信的哲学,木杆秤也代表了我们中国人注重诚信的传统美德。”陈景贤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今天,人们赋予了杆秤更多的文化内涵。洞房花烛,新郎会用杆秤掀起新娘的盖头,幸福使者的象征;乔迁新居,人们会先将一杆秤放进新房,可以成为镇宅之宝等等。
“虽然木杆秤作为计量已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本身的工艺价值并没有流失。制作精美的木杆秤可以作为礼尚往来的礼品继续发光发热,我也会一直把这项技术继续传承下去。”陈景贤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