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记者段续姚湜

盛夏时节,中国东北的气温达到30摄氏度。广袤的黑土地上,有这么一群青年人,辛勤耕耘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基层。他们有理想、能吃苦、肯奋斗,从生产一线、科技创新到社会服务,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青年把梦想扎根在基层,书写奋斗的青春。

在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镇,创业者曹曦将农场生产的大米摆在民宿显眼位置进行展示。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田间地头上挥洒汗水

吉林省吉林市的一所村庄里,留学英国后回乡务农的曹曦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在吉林鼓励返乡人才就业和创业政策的感召下,曹曦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流转了4500亩土地,种起了水稻,成了一名“新农人”。

刚回来那段时间,乡亲们不理解:小伙子学历高,咋还跑回来种地?

“大家觉得我‘疯了’。”曹曦说,“但是我觉得农业有前景,值得去奋斗。”

组建合作社、承包稻田,曹曦带着几个小伙伴在农村扎根。学金融的曹曦,把知识用在农业管理中,田间实施单元化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生产效率变高了,原来2000多户农民种植的土地,如今只需要100人就管得过来。

牛粪秸秆综合利用、鸭蟹稻共生、网络直播卖货、粮油生鲜配送……新颖的生产销售方式,让村里的种田“老把式”开了眼。

销路越来越好,入股分红越来越多,村民服气了,父母也渐渐不再反对曹曦务农。合作社还把村里的牛棚改造成了民宿,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住满了游客。

“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到农场,体验自然。”曹曦说,“青年扎根乡村,未来大有可为,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

努力把盐碱地变成丰产田的沈强、把先进粪污处理技术引入养猪场的朱爱玲、让好大米卖出好价钱的蔡雪……相似的年纪,相似的经历,广阔的田野间,这群年轻人把青春播撒在乡村,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

一列动车组列车从河北省怀来县境内的京张高铁跨官厅水库特大桥上通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在工厂车间里奋勇争先

北京冬奥会期间,全球首辆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列车京张高铁“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让世界体验到了“中国速度”。组建这一智能动车组设计团队时,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胆启用青年人才,136位35岁以下青年设计师成为主力军,占比超过90%。

张国芹是“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的电气设计主管,最忙碌的时候她和团队封闭办公3个月,吃住在办公室里。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年轻的团队实现了高铁列车智能行车、智能服务等方面的多个“国内首次”。

百余年前,京张铁路的建成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如今,先进的智能高铁驰骋在这条铁路上,见证着中国的时代巨变。

儿时课本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事迹,让张国芹印象深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说,“如今,我们这群年轻人能参与到京张高铁列车的设计建造中,心里特别自豪。”

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整车开发首席工程师刘会神带领团队开发出比肩世界一流重卡的解放J7平台系列车型;吉林化纤集团的青年柳长青带领团队建成全自动腈纶毛条生产线;吉林石化集团的青年钳工曹宽帮助工厂解决设备疑难问题90余项,累计创造效益800余万元……火热的车间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撑起创新“大梁”,勇攀技术高峰。

图为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西藏昌都市支教期间与学校师生合影。新华社发

在群山峻岭中播种梦想

跨越近3000公里,从吉林省来到重庆市,25岁的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鸿萱,曾在重庆市南川道南中学支教一年,教授初一数学。

这个瘦高的东北城市女孩,在中国西南看到了从山里走来的妈妈,背篓里背着、怀里抱着、手上牵着弟弟妹妹送姐姐上学,也看到了孩子们在教室里奋力读书。

张鸿萱说,她感受到求学路是那么宝贵,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尽可能多的孩子学习知识。

几天前,张鸿萱支教时教过的一位学生给她打来电话,开心地汇报中考数学好成绩。“我当时刚从学校图书馆出来,通过视频给她看了我的校园。她说,‘我好想去你读书的地方读书’。”张鸿萱说。

20余年来,中国各地高校纷纷开展支教活动,支援薄弱地区的教育事业。

在吉林财经大学,500多名大学生与偏远乡镇的中小学生对接起来,志愿者们在假期里通过网络和孩子们畅谈理想,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奋斗信念。

在东北师范大学,为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是东北师大红烛志愿者协会坚持多年的公益服务项目,一批又一批青年加入其中,把知识无私地分享给更多人,把青春的光热传递到四面八方。


关键词: